首页 常识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【重庆风景名胜】石门大佛寺景点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15 10:17:45    

石门大佛寺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。


旅 游 资 源


石门大佛寺景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白坪村东100米处,总建筑面积720平方米。大佛寺坐北朝南,面临长江,背倚崖壁,东西各有一条石径从崖上到河边与寺院相通。大佛寺始建于宋代,由山门、围墙、左右厢房、正殿等组成,为七重檐山木结构建筑,是中国清代典型的高层建筑。寺内为三合院布局,左右为厢房,中间是正殿,十八罗汉分列正殿左右。正殿中间为观音造像,高13.5米,慈眉善目,脚踏莲花,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。寺佛一体,整个造像倚崖而雕,属高浮雕近圆雕型石刻,刻工精湛,出色地勾勒出造像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。造像与崖石浑然一体,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大佛。

七重檐楼


主 要 景 观


望江台 为一块天然巨石,背靠百年参天黄葛树,面临滚滚长江,故名望江台。


踏道 山门外为15级月形垂带式踏道,喻义“要佛”,意味着心诚之人才能进入佛门。踏道前有一月形石坝,面积200平方米。石坝外为高1.3米的石栏,石栏古朴庄重,结构坚固,左右有石护栏踏道下通香烛指定焚烧点。门内踏道23步,分上下两段踏道,上段为7级垂带式,下段为16级阶梯式,坡度70度,游客在步入寺庙瞻仰佛像前绝对不敢左顾右盼,喻义做人做事不能三心二意。


山门 为仿牌坊楼式4柱庑殿顶建筑,面阔3间4米,其中第1间1米,第2间2米,第3间1米,进深1间3米。山门屋面设计秀美,共有三重檐十四翼角,翼角均装饰有鸱吻,顶上雕塑有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石像、提篮观音石像、弥勒佛石像。围墙与山门平行,高2.5米,素面台基高3.5米,仿山门屋顶形式施小屋面。


佛缘石 山门内右侧花台石壁上有一“佛缘石”。据说,闭着眼睛原地转三圈,向前走,如果手掌正好放在“佛”字中心,说明与佛有缘;如果挨着边缘,说明与佛有浅缘;如果完全没摸到,说明你暂时还与佛无缘。


正殿 为七重檐山式顶,琉璃瓦铺顶,正中饰宝瓶,翼角均装饰有鸱吻,抬梁式梁架。正殿面阔3间22.1米,进深2间8米,通高24.84米。左右厢房为石木结构,硬山式顶,小青瓦铺顶,穿斗式梁架,6柱4穿,面阔5间17米,进深1间4米,通高4.5米。正殿内左右分列十八罗汉,中间有脚踏莲花观音造像一尊。


水月观音造像 坐北向南,通高13.5米,肩宽5.9米,胸厚5.2米。观音造像慈眉善目,端庄娴静,头戴宝冠,宝冠中有一笑容可掬的罗汉;身着天衣绶带,全身贴金彩绘,胸饰璎珞,腹部悬挂法轮,闲座于莲花之上,左脚微抬轻踏荷叶,左手置于左膝上,右手自然下垂,神态安详,雍容华贵中透露着自由自在。造像刻工精湛、细腻,线条流畅,寺佛一体,天人合一。

水月观音造像


景 区 文 化


1、诗词碑刻


古寺依岩立,秋江进佛清,七层楼阁影,三面雨风声。

地僻游人少,山空落叶轻,僧门无佛事,倚檐看船行。

——清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刘绍宽题诗刻于大佛寺左侧石壁上。阴刻行书。


烟欲上山颠,云欲下水浒,忽发江中风,廓貌赫今古。

大清同治戊辰年行庚六十三也并书。

——刘锡光题诗阴刻于大佛寺左侧石壁上。

峭壁立千秋,高云镜水流。了无青鸟迹,惟有白云浮。

绕佛开生面,题诗上石头。此心期其赏,乘兴不空游。

——清无名氏题诗阴刻于大佛寺左侧石壁上。


2.传说


石门大佛的由来,在民间有一个传说。相传鲁班与自己的得意门生游遍千山万水,途径江津石门。见石门山清水秀、石美质优,一时兴起,遂与弟子相约,在规定期限内,比赛雕刻佛像。弟子在石门依山雕刻,鲁班在离大佛寺千米左右的曹家埂雕琢。还未至期限,鲁班便早早完工,于是唤来徒弟询问进展情况。弟子如实述说一尊佛还差一足,鲁班以为弟子偷懒误事,便大喝道:“我一千尊佛像都雕刻好了,你居然连一个都还未完成!”一怒之下失手将弟子推下悬崖。带着疑问,鲁班来到弟子雕刻的佛像前,顿时目瞪口呆,后悔莫及,虽说自己雕刻了千余佛像,却不及眼前这尊大佛的一足。带着悔意,鲁班帮徒弟雕刻完成了这尊大佛,就是“石门大佛”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