韶关双峰寨历史简介(双峰寨:大革命时期的红色战斗堡垒)
双峰寨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2019年5月被认定为韶关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,2020年7月被认定为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。
巍巍的双峰寨,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(公元1899年),竣工于清宣统二年(公元1910年),费金三万,历时十二年建成。双峰寨由青砖和石灰石砌成,所用粘合物是黄糖、桐油、糯米浆、石灰等,墙体非常牢固,易守难攻。建筑南北长73米,东西宽69.65米,略呈长方形。建筑面积4664平方米,总占地面积9486.6平方米(包括护城濠)。
有1个主楼和4个炮楼,其间有围墙相连,围墙高9米,厚1.3米,最厚处为1.7米;4个炮楼均为4层,高13米;主楼5层(现4层),高15.3米;围墙四面均建有瓦顶的走廊,宽1.2米;主楼的下层称为半层,宽3.15米。主楼和4个炮楼共有55个炮眼。寨门设二重,第一重大门用粗大樟木特制而成,拱形,门板厚16厘米,表面镶铁板,门楣上方书有“双峰保障”4个大字。第二重大门的结构与第一重大门相似,门上方刻“保安门”三字。双峰寨四周均设护城濠,濠宽13.7米,水深约2米,原可通过吊桥进寨,1976年改造为水泥桥,后改造为木板桥至今。
大革命时期,石塘乡农会在此办公,双峰寨是大革命时期的红色战斗堡垒。大革命时期,我县董塘、石塘一带农民运动风起云涌,给土豪劣绅造成深重打击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反动派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实行血腥镇压。同年冬,石塘农会组织群众把大批粮食、煤等物资集中在双峰寨内,并在寨内练兵放哨,准备同敌人作持久斗争。石塘地主李志春勾结国民党七军第二十一师的一个团,伙同当地反动派武装,于1928年3月29日(农历闰二月初八),突然包围了双峰寨,寨内七百多军民在营长李载基的领导和指挥下,与敌人开展了震撼粤赣湘的双峰寨保卫战。
革命军民士气旺盛,宁死不屈,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所施展的诱降、火攻、炮攻、土攻、“铁乌龟”、偷放护城河水等阴谋伎俩。时近半年敌人黔驴技穷无法攻入寨内。9月16日敌人又增调十四军的两个团围攻,11月份敌军出动飞机对双峰寨进行轰炸,但始终压不倒守寨军民,一直坚守战斗到底。
双峰寨保卫战坚持时间长达九个月,毙敌一百一十多人,我方军民牺牲了黄梅林等四百多人(多属病故)。写下了广东革命史上的悲壮篇章,1928年11月25日,中共广东省委第二次扩大会议指出,“双峰寨保卫战”是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。1995年5月,先后被韶关市政府、仁化县政府列为韶关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2000年4月,被列为广东省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1999年6月,韶关大学在双峰寨举行了与双峰寨共建文明单位活动仪式。相继,县教育局又把其定为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德育基地。1978年,省人民政府把双峰寨列为全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之一,2006年6月,国务院把双峰寨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。
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及保护下,省、市、县各级政府曾多次拨款维修,使其至今还保持完好无损,供各地游人前来瞻仰参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