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河油田简介(辽河油田:黑色石油 绿色开发)
4月中旬,位于渤海湾北岸的辽河口附近春和景明、鸥鸟翔集,与不远处的黄色抽油机、白色值班房组成一幅绝美的春日图画。
如此醉人场景,与辽河油田的环保工作密不可分。2020年以来,辽河油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坚持“牺牲环境的原油一滴也不采,保护生态的投入一分也不省,绿色转型的行动一刻也不停”原则,积极实施保护区内生产设施关停退出、作业油泥减量、能耗结构优化等措施,22个矿权进入国家和辽宁省绿色矿山名录,年回注二氧化碳5.5万吨,用实际行动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。
4月12日,一场春雨过后,苇海深处的欢喜岭采油厂作业区内,两只丹顶鹤在封堵后的井场上觅食。
“辽河油田高效实现自然保护区内生产设施退出和井场生态恢复,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。”不久前,辽宁省环保调研督察组来到辽河油田,对油田完成的自然保护区关停退出和生态恢复工作给予充分肯定。在这次生态环保督察中,辽河油田实现了“零问题”“零督办”。
辽河油田开发建设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,近20年来不少勘探开发区块被划入自然保护区。对此,辽河油田从讲政治、顾大局的高度,严守生态红线,自2013年启动自然保护区内生产设施退出工作。截至2022年底,辽河油田累计投入近2亿元,关停退出油井1162口、井站23座、进井路26条,生态恢复井场178座,实现保护区核心地带井站全部退出,井场全部恢复。
4月10日,锦2-9-117井修井现场,防渗布铺得密密实实,作业井口流出的油水自动流进导流装置,汇集到油槽中,确保油污不落地。
“通过推广应用绿色修井平台,我们实现了有效回收作业油水,减少了土壤污染事故发生。”现场作业人员郑发说。
辽河油田用高密度的聚氨酯防渗布替代普通的塑料布,防渗效果和耐磨程度提高数百倍,有效避免了作业现场油水渗漏。目前,这项技术已应用到所有作业现场。
此外,辽河油田还持续推广清洁作业平台、带压作业、管杆在线清洗等绿色修井技术,减少了修井过程中的油泥、油水产生量,单井作业油泥产生量从2019年的0.3吨锐减至2022年的0.06吨以下,有效降低了油泥转运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和处理成本。
近两年,针对稠油污水油水密度差小、黏滞性大、乳化严重等特点,辽河油田邀请多家科研机构、企事业单位,联合开展稠油污水处理技术攻关,确定了“两级活性污泥+粉末活性炭”工艺技术路线,使得处理后的稠油污水COD值达到每升50毫克以下达标外排,经过处理后的稠油污水可用于养鱼。
辽河油田将“绿色低碳”纳入公司发展六大战略工程,制定了能耗结构优化和新能源发展“613工程”规划,将稳步推进新能源替代等6项能耗优化工程,加快实施1项燃油、燃煤归零工程,重点突破大规模CCUS等3项战略工程,力争2025年化石能源消耗总量较2019年下降25%以上,努力打造区域绿色低碳中心,助力周边省市和中国石油绿色发展。
2021年以来,辽河油田加快光伏、风电、地热等新能源利用步伐,目前日发绿电规模25万千瓦时,日利用地热水源3000立方米,今年一季度就使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约5700吨标油,实现减碳3万余吨。
同时,辽河油田在碳驱油方面已有近10年经验,建立了完整的碳捕集、注入、埋存链条。当前,辽河油田已建成欢采、特油两座碳捕集站投产,年碳捕集液化能力11.8万吨。今年初以来,辽河油田与中国石油驻辽炼化企业构建上下游协同减碳模式,加强与地方重点碳排放企业对接,未来将为周边企业提供碳处理、碳埋存服务,打造区域“储碳库”。